近日柏林联队内麾下士气高涨,我连续写了两篇粤北战役中的半岛体育花县狮前抗战柏林联队内麾下士气高涨,想必,大家对这一段广东抗战的历史也有了些许的了解。
今日,我试图把这段历史的发展轨迹,再整理得更完整些,呈给那些关心广东抗战历史的人们。
曾几何时,我和爱好历史的朋友聊天,柏林联队内麾下士气高涨他们对抗战历史有相当的认识和了解,唯独对广东的抗战不甚了然。
我也看了不少关于抗战的文章或者记载,有关广东的抗战也有诸多的着墨,可是,广东方面抗战印象还是不够深刻。
由此,我很想借大卫安娜这个平台,写写我们广东的八年抗战,特别是影响深远过程惨烈的三次中日粤北会战。
如前文所述,日军第21军1938年10月份占领广州以后,先把进攻的方向放在广州以东地区,特别是江门五邑和潮汕地区的沿海港口,试图迅速绞杀中国抗战物质运输生命线。
在粤北方向国军的有力牵制之下,日军也担心兵力不足以应对东、北两线的作战,他们在等待援兵和时机的到来。
那个时候,日本的重炮联队、飞行部队,特别是精锐的日本近卫旅团(日本保卫王宫的近卫师团也抽掉一个精锐旅团派来广东)正赶来广东集结。
我们先看一看,第一次中日粤北会战前的两军实力对比。
日本第21军辖第18师团、第38师团、第104师团、独立15混成旅、日本近卫旅团、两个重炮联队,第2飞行师团与海军第3舰队的两个航空队,各式飞机共288架,航空母舰加贺、苍龙、龙骧、千代田与神障在广东近海巡弋。
经过1939年中前期的封锁作战之后,日本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以第38师团防卫广州,1个联队守潮汕、1个旅团(第15旅团)守新会。
粤北会战前夕,日军在英翁线当面的部队是第18师团、第104师团、近卫旅团、重炮联队及第2飞行师团等近十万人马。
广东军事由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主持。
当时粤北前线兵力部署有柏林联队内麾下士气高涨:第62军(军长 黄涛)辖第152师、第157师驻守佛冈、清远琶江、源潭、花县地区。
第63军(军长张瑞贵)辖第153师、第154师、第186师、第151师(师长林伟俦)驻守 从化牛背脊、增城派潭、 东洞、 新丰县梅坑。
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65军军长缪培南所辖部队,驻在 英德县青塘及翁源县华屋,作为第十二集团军的总预备队。
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驻翁源县。
1939年12月中旬,占领 广州的日军兵分三路展开进攻。
第104师团为左路,沿 粤汉铁路北犯进攻 英德,先在 清远县银盏坳、源潭、琶江口与我第62军发生激烈战斗。
敌军在空军掩护下攻陷横石、 英德县 连江口地区,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遂将驻英德、翁源县的总预备队——第65军调到粤汉铁路方面作战,在英德县 高田阻击敌人,战况激烈,双方伤亡较大,互有进退。
敌军中路近卫混成旅团与右路第18师团则以翁源为主要攻击目标,近卫师团进犯 从化、良口,同时右路敌军第十八师团进犯龙门,攻陷新丰梅坑。
我第63军奉命阻击。
粤北前线各处战况非常激烈,敌机轮番轰炸,掩护敌军前进,他们采取钻隙迂迥战法,致使粤北我军处于两翼被包围态势。
左路敌军迫近英德县城,右路敌军陷新丰梅坑后迫近沙田和青塘,情况紧急,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被迫转移,随后敌军攻陷英德县城、青塘、 官渡、新江及 翁源县,日军兵锋直逼广东省战时省会曲江,粤北危急。
26日余汉谋急电蒋介石请求增援,29日由湖南省紧急调来的增援部队第54军到达 韶关。
第54军(军长陈烈)属于中央军精锐劲旅,装备优良,下辖三个师,第14师、第50师、第198师。
12月30日,第54军在曲江集结完毕后并没有按常规进入阵地防守,反而是出其不意地在第二天对日军展开了令日军震撼地猛冲猛打,一部攻击英德之敌,一部攻占新江后再行攻击翁源、青塘之敌。
日军得知是精锐的第五十四军前来增援,已是无心力战,抵抗一阵,便仓惶沿翁从公路败退,第54军乘胜追击。
我军其余各部也趁机展开反攻,第62军以一切可用的兵力向良口方向逆袭,经过激战后占领日军设在牛背脊的一个兵站,随后整个牛背脊阵地被我军完全控制,日军第18师团与近卫旅团的退路被切断。
第65军攻占吕田,丹竹坑、地派,第154师攻占沙田和梅坑墟。
日军招架不住,终于向增城方向全线溃退。
于是,余汉谋下令我军向日军发动全线反击,歼灭日军一万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侵犯粤北地区之敌纷纷溃逃,狼狈不堪地窜回 广州。
我军收复失地,取得第一次粤北战役的胜利。
此次战役,历时一个月,第十二集团军等参战各国军部队,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反复拼杀,反败为胜,终于重创日冦,赢得最后的胜利,保卫了华南抗战中心粤北重镇,用实际行动鼓舞了华南抗日军民的士气,赢得了全中国对广东抗战的信心!
大卫安娜原创作品/欢迎朋友圈分享/转载请联系授权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